希尔玛·阿芙·克林特
1862 年 – 1946 年,斯德哥尔摩(瑞典)
抽象艺术的先驱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 (Hilma af Klint)与瓦西里·康定斯基 ( Wassily Kandinsky)、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 Kasimir Malevich )、皮特·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和弗兰蒂舍克·库普卡 ( František Kupka ) 等其他抽象艺术先驱都对精神有着共同的兴趣。每个人都想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他们对神智学的共同吸引力并不奇怪,因为它为学术艺术的束缚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抽象艺术并不代表简单的视觉印象,而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表达领域,艺术家在其中寻求新的精神道路。
纪念性的《大型人物画》第 5 号,第三组属于 1907 年和 1908 年创作的“寺庙绘画”周期。它是媒介主义(即自动经验)的结果。希尔玛·阿夫·克林特 (Hilma af Klint) 声称自己不是这幅图像的创作者,而是在招魂术会议期间召唤的天使阿米尔 (Amiel) 精灵的影响下绘制的。
整体由圆圈内的漩涡形状组成,由白线平衡,白线在构图的每一侧相交并由中心圆连接。这件色彩鲜艳的作品具有类似于花瓣、子房、花朵或星座中脉动螺旋的象征形式,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在这里,蓝色与女性相关,黄色与男性相关。
忠于神智学的原则,克林特通过他的艺术寻求世界起源时预先存在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来会被打破。人类的存在就是为了重新团结在创世之初就四分五裂的对立力量。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坚信现实并不局限于物质世界。在她看来,与物质维度平行,存在着一个内在王国,其内容与外部世界的内容一样真实和真实。
传希尔玛·阿夫·克林特 (Hilma af Klint) 出生于 1862 年(比瓦西里·康定斯基早 4 年),如今被视为欧洲抽象艺术起源的艺术家。他的家庭是清教徒,非常虔诚,但在其他方面也非常热衷于工程、科学和数学。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 (Hilma af Klint) 于 1882 年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艺术训练,在那里她掌握了风景画和肖像画。
以她 10 岁时妹妹的去世为标志,她对招魂术和神秘学产生了兴趣,寻求与死者保持联系。招魂术和神秘科学在 20世纪初非常流行,与电报(一种远程通信工具)的发明同时代。
Hilma af Klint 创立了一个名为“Fem”(五人组)的女性艺术家社区,她与她们一起参加由天使精神主导的自动绘画课程。她制作了 200 多本测谎仪笔记本,其中我们可以找到她从 1887 年以来所有的抽象元素词汇。
1907 年,也就是抽象派诞生的日期(1912 年)前大约五年,这位瑞典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纪念性画作,“寺庙画作”。它们由借自 Jugendstyl 的圆盘和花卉形状组成,以创新的酸色为背景,旨在装饰一座永远不会见光的寺庙。他的画作仍然是秘密,只向同修展示。
与此同时,阿夫·克林特(Af Klint)追求学术画家的职业生涯以养活自己,并在马尔默展出风景画和肖像画。
她的职业生涯在具有抽象形式的深奥艺术和风俗画之间交替,这无疑解释了为什么艺术史忘记了将她视为抽象派的先驱之一,而她对神智学的兴趣早于皮特·蒙德里安。
她确信她的艺术无法被她的同时代人理解,因此将她的所有作品遗赠给她的侄子,条件是在她去世20年后才展出。但直到1986年,也就是他去世40年后,洛杉矶县博物馆(LACMA)举办的“艺术中的精神:抽象绘画1890-1985”展览才首次展示了克林特的作品。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并指定她为抽象派的先驱之一。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参与了她同时代男同事的抽象运动,但她仍然得出了类似的、非具象的、个人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