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齐塞克·库普卡
1871 年,奥波克诺(捷克共和国) – 1957 年,皮托(法国)
抽象艺术的先驱
垂直性主题在库普卡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无疑促成了他向抽象的转变。它出现在他 1909 年左右的作品中,当时他试图表现运动并将第四维度、时间引入绘画中。受到艾蒂安-朱尔斯·马雷的计时摄影技术和未来主义实验的启发,画家将画布空间切割成一系列彩色带,唤起一系列瞬间,如 1909 年至 1910 年《采花的女人》中的瞬间。如果这个主题主导了他的绘画,他通过诸如站立的人或哥特式教堂等主题表达他的灵性,从垂直平面,它本身就得到了肯定,垂直带变得自主,脱离任何模仿的参考。
在这幅画布上,紫色、淡紫色、黑色和白色的平面似乎依次向下运动,然后再次上升,仿佛这些矩形正在获得动力,在无限的空间中展开。正如他在《造型艺术创作》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以直角或对角线切割,垂直给人一种上升或下降的印象,在标定的表面具有不同颜色或值的地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庄严、垂直是空间生命的支柱,是所有建筑的轴线。” 通过垂直性,库普卡现在对形状在构建适当的图像空间中的功能感兴趣,这将他的作品引向几何抽象。。
除了垂直主题外,库普卡还致力于圆周运动。1908年,在《拿着气球的小女孩》这幅画布上,移动的球被转化为一系列交织的曲线,他开始探索旋转的主题。这项研究以Autour d'un point达到高潮,其成分源自植物形态、莲花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大量的研究和草图使库普卡以抽象的方式处理这个主题,强调离心和向心两种运动的纠缠,表达了行星尺度上的引力和微观有机生长。
这幅画创作于 1911 年,但直到 1930 年甚至可能更久才进行修饰,综合了库普卡三十年来的兴趣。它涉及他在 1910 年左右研究的行星运动,以及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更精确地研究的有机形式,还涉及机器的活力,这标志着他在 1920 年代末的工作,最后从超现实主义者那里借来的某种自动的轮廓。它说明了库普卡抽象的特殊性,既基于科学定律,又基于形而上学动机。
弗兰蒂谢克·库普卡 (František Kupka) 来自波西米亚东部的一个小镇,该地区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接触了招魂术,展示了自己作为媒介的天赋,特别是用它来资助他的艺术学习。他在自学时发现了绘画,然后在当地一所艺术学校上绘画课,教学内容包括再现流行装饰艺术的图案,例如刺绣,其中以圆圈和圆圈的设计为主。
1889年,他加入布拉格美术学院,参加了一个宗教绘画工作室,该工作室由一位属于拿撒勒派的艺术家举办,这些画家主张回归心灵的纯真和敏感,反对学术传统主义。1892年,他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但为了丰富自己的个人文化,他放弃了学业,利用了震撼帝国首都的文化兴奋。这是分离派、马勒、弗洛伊德的时代……
这种效仿使他于 1896 年来到巴黎,在那里他以插画家的身份为《L'Assiette au Beurre》等报纸谋生,并为这些报纸设计了海报,其灵感来自于他的同胞、海报设计师 Alphonse Mucha 的作品。 ,他和他成为了朋友。1906年,他定居在离杜尚兄弟的家不远的皮托。和他们一起,他发现了立体主义,立体主义首先让他兴奋并影响了他的绘画,然后让他失望,认为它只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解释”。
从 1911 年起,他创作的画作摆脱了对物体世界的任何提及,用评论家雅克·拉赛涅的话说,这是“哲学建筑”。战后,他在法国当志愿者,利用显微镜等仪器产生的视觉体验丰富了他的绘画研究,并继续了他在垂直和圆周运动方面的研究。但他正在逐渐被遗忘。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他的作品才被公认为抽象大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