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器简介
- 名称:三弦琴,又称弦子。
- 特点:三弦琴有三根弦,音箱方形,两面蒙以蛇皮,琴颈较长,无品。
- 分类:分为大三弦和小三弦。大三弦一般长122厘米,小三弦一般长95厘米。
二、历史背景
- 起源:三弦的起源尚无定论,据传源自秦汉时期的弦鼗。其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但文中未详细记述其形制。
- 发展:三弦兴盛于元代,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明代杨慎认为三弦始于元代,而清代毛其龄认为三弦起于秦时。
三、构造
- 琴头:上端为锄头状,或饰以象牙片或骨片,下开弦槽及弦轴孔,左边装2弦轴,右边装1弦轴。
- 琴颈:较长,几乎全为无品指板,指板与皮膜在同一水平面。
- 琴身:又称琴鼓,略呈方形,以原木凿空或以木片胶合成木框,两面蒙以蛇皮。
四、演奏姿势与技巧
- 演奏姿势:演奏时采用坐姿,两腿自然分开,左腿稍向前伸,或将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于右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
- 演奏技巧:三弦有弹、挑、双弹、双挑、扫、轮、搓等多种演奏技巧。
五、音色与用途
- 音色:三弦的音色干涩,音量大。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经肖剑声的改革,音色变为厚亮。
- 用途:三弦广泛用于地方音乐、交响化的民族乐团、独奏曲和合奏曲。它也是北方大鼓书、苏州评弹等传统曲艺不可缺少的乐器。
六、流传与影响
- 流传:中国的三弦传入琉球后发展成三线;三线传入日本后,发展成三味线。
- 现代应用:一些流行音乐和摇滚乐手(如何勇)也在创作演奏中使用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