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弦琴是中国汉族的传统弹拨乐器,起源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它源自秦汉时期的“弦鼗”。三弦琴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但文中未详细记述其形制。三弦在元代兴盛,成为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在中国,三弦琴广泛流传于汉族地区,并被多个少数民族使用。例如,蒙古族、壮族、哈尼族等都有使用类似三弦的乐器。这些少数民族的三弦在形制和使用场合上与汉族三弦相似,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云南哈尼族的三弦有大小之分,大的叫“干玛桌”,小的叫“弦干”,琴鼓蒙以猪膀胱或竹笋壳。
因此,三弦琴虽起源于汉族,但在中国多个民族中都有使用和发展,成为一种跨民族的乐器。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