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最早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早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中国人已经创造了阮这种乐器,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琵琶。
月琴的名称出现在唐代,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北宋陈旸在《乐书》中记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这表明月琴在形制上与阮相近,但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到了清代,月琴的琴杆缩短为琴颈,演变为现代的式样。
月琴的形制与阮十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月琴琴身中胶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颈短小。月琴比阮小,音色更为清亮。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