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鼓
- 特点:是中国最早的鼓之一,用陶土制成,形状简单,声音低沉。
- 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和仪式。
2. 铜鼓
- 特点:以铜为材料制成,声音洪亮,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铜鼓表面常有精美的纹饰,如太阳纹、青蛙纹等。
- 用途:既是乐器,也是祭祀、礼仪和权力的象征,广泛用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3. 皮蒙鼓
- 特点:用动物皮革蒙制,声音清脆。常见的有羯鼓、象脚鼓等。
- 用途:用于民间音乐和舞蹈伴奏。
4. 建鼓
- 特点:古代宫廷中使用的鼓,体积较大,声音浑厚。
- 用途: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常用于宫廷音乐和祭祀。
5. 羯鼓
- 特点:起源于北方民族,如匈奴,声音高亢。
- 用途:流行于隋唐时期,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表演。
6. 象脚鼓
- 特点:主要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形状类似象脚。
- 用途:用于民间舞蹈和节日庆典。
7. 手鼓
- 特点:便于携带和演奏,流行于民间。
- 用途:常用于伴奏和舞蹈。
8. 八角鼓
- 特点:明清时期流行的鼓,形状呈八角形。
- 用途:用于民间音乐和曲艺表演。
9. 鼓吹乐
- 特点:汉代兴起的一种以鼓为主要乐器的音乐形式。
- 用途: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庆典。
10. 腰鼓
- 特点:便于携带,常系在腰间演奏。
- 用途:广泛用于民间舞蹈和节日庆典。
11. 齐鼓、达卜、檐鼓等
- 特点:这些鼓在隋唐时期十部乐中被广泛使用。
- 用途:用于宫廷音乐和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