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观
- 扁鼓:
- 鼓身扁圆,两面蒙羊皮或牛皮,鼓面直径通常为37-45厘米。
- 鼓框木制,用绳索绷紧,外观较为小巧。
- 战鼓:
- 鼓身较低矮,外形与大鼓相似,但更扁平。
- 鼓面直径有多种规格,如46厘米、54厘米等,鼓高20-34厘米。
2. 用途
- 扁鼓:
- 广泛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群众性锣鼓队中。
- 在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中常见。
- 战鼓:
- 古代用于战场,起到发送命令、振奋士气的作用。
- 现代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和锣鼓队中。
3. 演奏方式
- 扁鼓:
- 演奏时可将鼓置于地上或斜挂于胸前,右手执木制鼓槌敲击,左手直接拍击鼓面。
- 也可置于鼓架上演奏,演奏风格与长鼓近似,节奏变化较多。
- 战鼓:
- 通常置于地上或架子上演奏,由两人手持鼓槌对敲。
- 也可斜挂在肩上敲击,或置于木制鼓架上演奏。
4. 声音特点
- 扁鼓:声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
- 战鼓:发音比堂鼓低,但很响亮。
5. 历史背景
- 扁鼓:旧时用于宗教音乐和民间婚礼,清代时曾用于宫廷卤薄大乐中。
- 战鼓:古代用于战场,明代以来逐渐成为扁圆形,现代用于民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