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乐理考试考哪些方面的知识?
乐理考试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主要考察考生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一些乐理考试中常见的重要知识点:
一、乐音体系
音的性质: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乐音与噪音:振动规则、音的高低明显的叫做“乐音”;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的叫做“噪音”。
音级与音列: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称为音级;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的音列。
半音与全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是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音名与唱名:音名用C、D、E、F、G、A、B七个英文字母(或其小写)标记,固定不变;唱名一般只唱七个,即1(do)、2(re)、3(mi)、4(fa)、5(sol)、6(la)、7(si),可随调性的不同而变换。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包括升级音(如升C、升D)、重升音级(如重升C、重升D)、降级音、重降音级等。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等。
标准音与中央C: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二、记谱法
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的线组成,包括线与间,用来记录音的高低。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不够用时可以添加上加线或下加线。
音符与休止符: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为二等分,即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延长记号与延音线:延长记号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延音线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谱号与调号:G谱号表示五线谱上的二线等于g1,F谱号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等于F,C谱号表示五线谱的第三线等于c1(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做“次中音谱号”)。调号记在谱号后面,表示对一个调内所有音的升降变化。
三、节奏与节拍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每一时间片断,叫做“单位拍”。
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如二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为一拍等。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用分数的形式标记。分子表示几拍,分母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
四、音程与和弦
音程:由两个音构成的音高关系,包括度数和音数。音程可以进行转位,即根音与冠音颠倒位置。
和弦: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叠置而成的和音。三和弦由大小三度组合而成;七和弦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根音到七音的音程。
五、调式与调性
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组织规律构成的体系。包括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中古调式等。
调性:调式的高度或调式类别。调性在音乐中起着确定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基础作用。
综上所述,乐理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考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乐理水平并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