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风之(1908年4月27日—1986年1月26日),江苏宜兴人,中国二胡演奏家及教育家。
生平
蒋风之1908年4月27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自小就喜欢音乐,十岁时已吹得一手很好的笛子。十二岁时又迷上了二胡,向同村的王老四学习。十五岁时认识了储师竹,他的二胡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1927年,蒋风之入读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跟指挥家吴伯超学习二胡。第二年,他因两次向当时政府替示威学生发送请愿书,而被校方开除。蒋唯有于1929年转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修小提琴和二胡,副修琵琶与钢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北平大学,他幸得到音乐大师刘天华敎导,成为其第一代优秀传人。
1932年蒋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艺术与科学学院,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国立艺术学院。
1948年至1957年,任河北师范学院教授,后升系主任。1957年11月,他回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1977年,他到中国音乐学院任副校长。
音乐作品
蒋风之的代表作是他重新演译中国古典乐曲《汉宫秋月》的二胡独奏,该曲于1950年灌录成唱片出版。这部作品源自《瀛州古调》,是琵琶音乐《汉宫秋月》的第一部分。一开始,音乐家刘天华将其重新改编成一个以粤胡曲调为基础的二胡乐曲,并于1929年左右将其传授给学生。之后,许多音乐家在教授学生并进行乐器演奏时进一步将之改编。其中,蒋是做得最出色的一个。他对《汉宫秋月》做了大量研究,以至于他的演奏成功地表达了貂蝉的情感。同年,他的另一部作品《良宵》面世。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许多音乐作品,如《南归》、《长夜》等,对古曲的整理亦赋予了新意。有一个关于《长夜》的故事: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感到愤怒。面对黑暗的前景,蒋创作了《长夜》。《长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在黑暗中徘徊。第二部分是关于渴望光明。 最后是朝着新的未来发展。
其它音乐作品包括:
病中吟
江河水
空山鸟语
花欢乐
苦中乐
仙居音闲居吟
中国民族器乐典藏:二胡
文字著作
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
蒋风之二胡曲八首
影响
蒋将传统二胡的圆形琴筒改为哑铃型,被称为“蒋氏南胡”。又与周荣庭、陆修堂等共同设计出“洋山柄头”二胡和“回纹头”二胡。另外蒋还深入钻研二胡琴弓的制作,其中“歪把弓”就是他研究的成果。
演奏上,蒋风之对弓法和指法有明确的整理和发展。
在教育领域,他为音乐教育贡献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学生众多。其子亦成为了二胡艺术家,因而被认为是二胡艺术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