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罗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最初是印度的一种方言,4世纪以后才独立发展。最早用的字母是婆罗米字母,7-8世纪发展为僧伽罗字母。
僧伽罗语形成于印度-雅利安人进入斯里兰卡岛的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到岛上,僧伽罗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最初阶段的僧伽罗语和普拉克利特语(古印度通俗语)相近,公元4世纪后才脱离古印度通俗语而独立发展。僧伽罗语在13世纪进入近代阶段。
13世纪写成的一部语法书《希达特桑格沃》为僧伽罗语语法奠定了基础。僧伽罗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巴利语、梵语及泰米尔语的影响很深。有丰富的佛教文献。
僧伽罗语最早用的文字是婆罗米字母,到7~8世纪才逐渐演变为僧伽罗体字母,一直沿用至今,自左而右书写。这种环形的僧伽罗体字母和印度南部达罗毗荼诸语言的字母近似。已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公元前3世纪的石刻铭文。纯僧伽罗字母共36个,加上18个表示梵语语音的字母,共计54个。
僧伽罗语的发展过程中,受梵语、巴利语的影响很深;近代以来又从葡萄牙语、荷兰语、尤其是英语中吸取了大量的借词,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
分布地区
斯里兰卡总人囗2167万(2018年),僧伽罗族占74.9%,说僧伽罗语的人口约1600多万人,绝大部分在斯里兰卡。此外,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马尔代夫、新加坡和泰国也有部分人说僧伽罗语(约200万人)。
僧伽罗语基本上没有方言,古代马尔代夫的语言可以看作是古僧伽罗语的一种方言,但后来这种方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迪维希语。在现代僧伽罗语中,英语借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但英语中有个别词语源自僧伽罗语,如tourmaline(电气石)、beriberi(脚气病)等。